比比在來路米就診前,媽媽發現他漸漸地尿量變多、尿味變淡,也開始喝好多水,隨之開始有厭食、嘔吐、甚至消瘦等,在經過血液、尿液與超音波檢查後,發現比比的腎臟生病了。

當毛小孩被發現可能有慢性腎臟問題時,最常開始注意到的臨床症狀均和比比的很相近,而最先建議的居家照顧之一就是「確保、甚至增加毛小孩的水分攝取」,腎臟出問題後會有「水分沒辦法被腎臟留在身體內」的情形、造成脫水,回過頭又讓腎臟近一步被傷害,因此才會需要額外補充水分來矯正脫水。這樣的功能喪失通常不可恢復,留意水分補充需長期抗戰,因此找到合適長期照顧方法非常重要。

貓咪比比

水分補充方法包含:

(1) 經口給予 (包含喝水、濕食等)

(2) 皮下點滴 (藉由皮下空間,給予水分後會經微血管慢慢吸收到心血管系統中)

(3) 靜脈點滴 (似人類醫學的打點滴,直接將水分補充至心血管系統中)

越後者雖然施行上越麻煩、越需要密切觀察,但對於脫水的矯正則通常越快越有效,不過對心血管系統直接的負擔也更快速且明顯,臨床獸醫師通常會根據毛小孩的臨床呈現(平時的臨床症狀、脫水程度等)、慢性腎臟病的分級(根據血檢與尿檢等結果),甚至是毛小孩的個性習慣等與飼主合適的治療方法。

居家照顧建議可紀錄毛小孩一天的喝水量(可以趁早晚換水時測量)、定期追蹤體重等,小型犬與貓咪甚至還可以藉由尿布墊或貓砂盆在尿前尿後的秤重差異來推估尿量,這些資訊都能輔助獸醫師了解更完整的狀況、調整更精準的治療提高康復效率。

仍要強調水分也不是補充越多就越好,心血管系統若無法負荷過多的水分量,可能造成立即性危險發生,另外已有諸多研究顯示造成過度水和(overhydration),反而會讓器官處在像是溺水狀態,使腎臟受到傷害,因此定期就醫追蹤,並和臨床獸醫師作密切的討論與調整是很重要的!

雖然比比被診斷為末期腎臟疾病,但在住院靜脈點滴治療後,已順利轉為居家照護,比比也都乖乖配合讓媽媽每日打皮下與餵藥喔!現在回診比比都會像照片一樣、想盡辦法擠開門監視路米的醫生助理們!

主治 / #荊蕙醫師 #犬貓內科

zh_TWChinese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