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白尿,意即尿液中含有蛋白質,腎臟在過濾血液、丟掉廢物的時候會將少量珍貴的東西(如水分、蛋白質、糖分等)暫時性濾出,之後再回收回來,倘若腎臟過濾或回收的機制出問題時、就產生了蛋白尿。
蛋白尿在平時難以觀察到,除已發展出腎臟病相關症狀,否則若無明顯臨床症狀,但其對腎臟危害及腎臟病趨於惡化均具有重大影響:當狗狗具有一定嚴重程度的尿蛋白時,生存時間縮短與發展出異常症狀機率就會顯著增加;貓咪的尿蛋白,則證實與一年內從無到發展出氮血症具顯著相關性。蛋白尿的發生可能和腎臟本身受損有關,而持續無改善,又會再讓腎臟受損,形成惡性循環,同時可能造成全身性營養狀態、凝血狀態、高血壓、內分泌問題等異常。
當獸醫師透過其他檢查懷疑腎臟功能可能有缺陷時,均會建議一併檢查尿蛋白,或是定期進行尿液檢查,均為預防惡化的治療手段。診斷蛋白尿需要特定檢查(包括 #尿液試條紙、#蛋白尿定量UPC),初次發現後,建議兩周間隔再複檢1-2次,倘若「持續性」有蛋白尿,則建議需由醫師進行診斷。所謂的診斷是指蛋白尿產生的「來源」,分成 #腎前性(因為生理性或疾病因素產生過多的蛋白質而漏至尿液中)、 #腎性(腎臟結構及/或功能的異常,是為腎臟病的一部分)、及 #腎後性(下泌尿道發炎感染、結石、下泌尿道腫瘤等),需定位來源才能真正對症下藥。
針對腎性病因,第一步會建議「減少飲食內蛋白質比例」、即為減少肉類,受傷的腎臟較無法處理大量肉類的代謝,因此建議給予低蛋白飼料、腎臟處方飼料等含有高品質蛋白質的食物。若光靠飲食無法改善,就需要給予口服藥治療,減輕腎臟內部的壓力、減少蛋白質漏出,並定期監控血壓、血液腎臟指數等。倘若上述治療都難以控制、且蛋白尿程度高過一定程度,則建議進行腎臟採樣,有可能是因自體免疫相關疾病,需要特定療法。蛋白尿的治療通常是慢性終身,且難以恢復到正常值內,目前研究建議治療目標為減少尿蛋白程度50%,或在副作用最小的情況下達到最佳治療結果即可。
茶茶在診斷出慢性腎臟病的同時已有蛋白尿症狀,但有些毛小孩則是先有蛋白尿、後續才發展出血液檢查上腎臟指數異常,若能及早發現、飲食調整,甚至藥物治療盡可能保存腎臟剩餘功能。目前茶茶在媽媽長期配合照顧及醫療回診下,慢性腎臟病與蛋白尿也漸趨穩定,可維持好生活品質狀態!
Author / 荊蕙 獸醫師 / https://lihi1.com/jq1Y8 Photo / 大米克斯犬茶茶